11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半导体光伏技术与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会议与“2025薄膜太阳能电池前沿研讨会”同期举行,是重点实验室重组后的首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旨在总结发展成果、明确研究方向、凝聚专家智慧,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期间讨论分析了实验室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工作方向及发展目标,审议通过了新增补陈时友、程树英、梁广兴、娄中士4名学术委员会成员。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福州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尼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实验室主任朱成军教授代表实验室作整体工作汇报,回顾了实验室自2009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2021年科技厅重组后实验室的新定位、主要研究方向(涵盖铜锌锡硫硒电池、钙钛矿电池、钠离子电池、氢能与固体燃料电池等)以及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中,朱成军分析了实验室当前面临的实验面积不足等实际困难,并提出了未来引进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实验室主任朱成军教授汇报工作

学术委员会顾问,内蒙古大学班士良教授建言献策

孟庆波研究员、武四新教授倾听实验室进展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致同意增补陈时友、程树英、梁广兴和娄中士4名学术委员会成员
会议审议通过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进一步优化了实验室组织结构,强化了校企融合力度与学术指导支撑。学术委员会主任孟庆波研究员在总结讲话中说,实验室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导向,充分发挥薄膜电池柔性应用的独特优势,实现与晶体硅电池的差异化发展,打造区域特色科研品牌。
本次会议的召开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前进路径,为实验室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术委员会成员集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