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2023年全国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学术研讨会
 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加强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大中物理教育衔接的物理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拟定于2023年8月8日至8月11日召开全国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学术研讨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物理学会主办,内蒙古大学承办,请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参会,也欢迎从事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的相关高校物理教师和高中物理教师参加。
 一、工作会议相关安排
 1.会议内容:
 (1)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做大中物理教育方面的专家报告;
 (2)交流和讨论各校做好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的经验;
 (3)交流和讨论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的相关工作。
 2.会期安排:
 会议报到:8月8日9:00-18:00
 会议召开:8月9日、10日全天
 会议离场:8月11日
 3.报到地点:
 内蒙古开元名都大酒店(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南路119号)
 4.会议费用:
 会议收取会务费1000元/人,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5.收款账号: 
 账户名称:内蒙古华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账号:0602008509100035935
 开户行:工行呼和浩特四纬东路支行
 转账请备注参会人姓名及参会单位
  
 
  
 6.会务联系人:
 屈媛(内大):13644846607  荣建红(内大):13948714319
 吕娟(内大):18748106069  王硕(高教社):13671544196
 二、报告遴选与论文征集
 1.内容要求:
 研讨会采用大会主旨报告、分组专题报告、网络张贴报告等形式,并将围绕主题与相关专题开展征文活动。论文经评选后将择优汇编入《大中物理教育衔接的研究与实践——2023年全国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不收取版面费。
 论文内容须符合如下主题范围,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
 (1)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育情况调查研究
 (2)面向高考时没有选考物理的理工科学生的《大学物理基础(预科)》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3)面向高中学生的《大学物理先修》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4)民族班《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5)中本贯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6)《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大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和实践
 (7)参加物理学科竞赛的优秀中学生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8)新高考和(或)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9)面向学生和社会公众的物理科学素养和科普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10)其他有关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2.提交格式:
 使用Word排版,依次包括标题、作者及单位、正文(包括参考文献)、作者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全文字数在3000-4000字,具体排版格式请参考附件。
 3.收稿方式:
 请按“标题+作者+联系方式”命名论文文件,发送至邮箱nmgdzwl2023@163.com.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物理学会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 年6 月21日
 参会回执
 为了有效安排会议场地和住宿地点,确保您顺利出席会议,请于 2023年 7月10 日前扫码填写参会回执。
  
 
 2023年全国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学术研讨会群二维码(7天更新一次)
     
 
 
 
 
 附
          
 件
  
 论文格式要求
      
 1.中文题目、摘要部分
 (1)中文题目应简洁明了。
 (2)作者姓名、单位示例:
 张建国1 ,王国庆1 ,宋爱军2     (多名作者用“,”隔开,居中)
     ( 1.XX大学 数理学院物理系,江西 吉安 343000;2. XX大学 物理系XXXXXX)
 (按顺序包括:学校、院系名称;省、市名称;邮政编码)
 (3)摘要要求200字左右,用第三人称撰写。
 (4)关键词要求3~5个,用“;”隔开。
  
 2.正文
 (1)正文用五号宋体字,1.5倍行距,通栏排版。
 (2)正文中各级标题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一级标题用“1”、“2”……表示,二级标题用“1.1”、“1.2”……表示,三级标题用“1.1.1”、“1.1.2”
……表示,依次类推. 正文中各级标题用黑体,顶格。
 (3)公式用公式编辑器编写,公式一律连续编号,在公式行末用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表示。
 (4)文中插图按“图1(图名)”、“图2(图名)”……排序,图名置于图形下方。
 (5)文中表格按“表1(表名)”、“表2(表名)”……排序,表名用黑体,置于表格上方。表格推荐用三线表。
  
 3.参考文献
 只选最主要的,排在中文的正文之后,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列为参考文献。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排,文中引用处用上标“[1]”、“[2]”表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请参照近期《大学物理》杂志)。
 (1)专著类:[序号] 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3人以上作者只列出3人,后加“等”字).书名[M].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 作者姓名(同上).题名[J].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4.英文题目、摘要部分
 (1)英文题目: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用名词除外)。
 (2)作者英文译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全部大写,名的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双名中间用连字符连接,多名作者用“,”隔开。
 (3)作者单位英文译名:内容和顺序与中文作者单位中的相同。
 (4)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5)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5.文稿首页底脚处需注明:
 (1)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若无可不写,两个以上用“;”隔开)。
 (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非汉族民族),籍贯(省、市/县),院校系职称,学位,主要教学工作和研究方向。(只要求写出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